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

資本主義的種種問題

「自由是個偉大的字眼,但正是在工業自由的旗幟下進行過最具有掠奪性的戰爭,在勞動自由的旗幟下掠奪過勞動者。」 
-V.I.Lenin,“What is to be done?”


“Capitalism is the astounding belief that the most wick-edest of men will do the most wickedest of things for the greatest good of everyone.”
-J.M. Keynes

或許你會認為身在資本主義社會沒有什麼問題,甚至覺得非常美好。但我不得不告訴你,現實世界根本是苦不堪言,而苦難的根源就是資本主義。

1. 貧富懸殊是資本主義的必然結果


富人可以有比窮人更好的教育;富人可以有比窮人更好的醫療;富人的成長環境比窮人優越;富人對社會的影響力比窮人大;富人比窮人長命……這一切的分配極度不均的輪迴都是不爭的事實,但我們沒有想過,貧富兩極化的經濟不平等現象是怎樣形成的呢?我會答你,是資本主義造成的。

無疑,經濟不平等不是香港獨有的現象,這在任何資本主義社會都存在。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面,無產者沒有自己的生產資料,就唯有出賣勞動力,以獲取微薄的薪金過活。持有資本的老闆在僱傭勞動制底下擁有著絕對的權力,能夠不斷剝削勞動以賺取利潤,使自己的企業不至被淘汰,能夠繼續跟其他企業競爭,甚至進行壟斷。在此不公平的體制下,無產者是會永遠被資本家掠奪勞動成果,而資本能夠脫穎而出就只能夠加強剝削的強度來賺取更多利潤。

2. 資本剝削勞工的方式



將以上的社會分析放回現實,資本剝削勞動自然無處不在。在利潤最大化的大前提底下,資本家不擇手段將工資壓到最低。譬如說,老闆會扣除工人的飯鐘錢、以外判制削減工人應有的福利、妄顧工人的基本安全等等。即使是白領工人,資本家亦會迫他們超時工作,但卻不作「補水」以提高利潤。此外,白領工人也像藍領工人一樣,不時面對著上層主管的壓力。至於我們這班大學生,企業也會透過極低薪的實習制度來剝削我們。這一切都顯示,不論是藍領還是白領,工人在生產領域上都是完全處於弱勢,難以稱得上跟資本有議價能力。

3. 經濟不平等導致的政治不平等


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面,經濟不平等還會導致政治權力的不平等。大家不妨想一想,即使香港現在有普選,地產商的權力會跟普羅市民平起平坐麼?當然不會,資本家一定會扭盡六壬去維持他們的既有利益。譬如說,資本家通常會用「撤資」這個武器來要脅政客,而政客(包括自稱代表工人的黨派)為了保持國家經濟穩健,都會向資本家低頭。再者,當下的議會民主選舉工程需要大量的資源,而大部份政黨為了贏取議席,都不惜跟財閥握手,那試問黨派的綱領又怎可能不被資本影響?由此可見,經濟權力跟 跟政治權力從來不是二分,而是互相滲透的。

4. 資本主義催生的商品化現象和消費主義


上述討論粗略勾勒了資本主義的政經運作機制,及解釋資本與勞動對立是不可磨滅。接著下來,我嘗試檢視一下資本主義的格律──利潤最大化──所帶來的影響。先說商品化和消費主義的現象。事實上,資本主義已將大量不應該是商品的東西商品化。舉個例,醫藥和教育這些公共財產原本應是人人也有權去享受的,可是利潤最大化的邏輯卻跟公共財產起衝突。結果是原來的公共財產都會被商品化來產生利潤,而窮人往往只可得到較劣質的教育和醫療。

此外,鼓吹大量消費亦是資本主義社會提高利潤必要的一環。試想像一下,假若大量產品生產出來以後,卻欠缺消費者的話,就會造成生產過剩。一旦生產過剩,資本就不會全數回到資本家的口袋,資本家豈不是會「蝕本」甚至破產?故此,資本主義十分需要廣告業(哪怕會造成更多的浪費)來說服早已被剝削的工人去購買同伴生產出來的產品,從而推動整個消費領域的發展,加快資本流動,最後大幅增加利潤率。

5. 環境破壞無法脫離於資本主義


即使是環境破壞,其實也是資本主義利潤最大化的惡果。不少綠色團體傾向將環境破壞的矛頭指向個人問題,包括不珍惜天然資源、懶做垃圾分類和瘋狂消費等等,這些論點當然沒有錯。但這種對環保的理解是將矛頭錯置,完全忽視了整個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破壞。因為在利潤最大化的前提底下,企業不惜破壞大自然,以節省處理廢料的成本。例如雀巢公司為了賺錢,就曾試過無限量地抽取美國北加洲一個市鎮的地下水,而且胡亂排放污水,導致當地的食水和海洋生物大受污染。同理,企業為了推高其利潤,亦會毫不留手開發天然資源,如濫伐樹木、開發好幾代人需要的石油煤礦、過量捕魚等等。個人行為相比起企業對大自然的破壞力根本是九牛一毛。

6. 社群的失落


最後,我們不得不提資本主義摧毀一些固有的社群的狀況。無可否認,在資本主義社會底下,土地和居所都是商品。而當業主視房屋為賺錢的工具時,他們就自然時常加租至一個難以負擔的地步。結果租戶唯有被迫離開所住的社區,成為遊牧民族,不能落地生根。那試問他們又怎會對該區有很強的歸屬感,又怎會希望建立一個可以守望相助的社群呢?另外,在地產霸權肆虐的情況下,傳統的小店就難以負擔高昂的租金,讓路予大財團來進佔,那麼長期累積下來的社區網絡就當然會遭瓦解。再者,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很多時都會利用國家來收地和收樓,來落實較能提高利潤的計劃,而現時新界東北規劃及舊區重建工程就是最佳的例證。這發展模式無疑將不少家園和社區網絡連根拔起。

總結


總括而言,高度的貧富懸殊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必然結果,而且是絕對有階級根源的:資產階級恃著壟斷生產工具,就可以剝奪勞動者大部份的成果。同時,資本主義在追求利潤最大化時,老闆都會想盡辦法壓榨工人階級,甚至乎懶理他們的死活。而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格律擴展至生活領域的時候,資本主義亦會造成無止境的商品化、消費主義、環境破壞,以及瓦解社群等問題。如果我們要改變這個爛透的世界,除了推翻資本主義制度,別無他法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